鋁單板幕墻在我國的成長期:
從1995年到2002年,我國建筑幕墻的平均年產量達到800萬平方米,除了較為成熟的明框鋁單板幕墻外,還引進和發展了隱框/半隱框玻璃幕墻、單元式玻璃幕墻、點支式玻璃幕墻、鋁板/鋁復合板幕墻和石材幕墻等幕墻形式,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開始逐步結合我國國情,走向技術創新的道路。隨著我國建筑幕墻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規程的相繼頒布,鋁單板幕墻的設計水平與施工質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建設部在1994年的776號文件中明確規定了建筑設計院和幕墻公司的分工,即:建筑設計單位負責選型、提出設計要求,幕墻的設計、制作與施工一般都是由幕墻公司負責完成,建設部并于1996年12月3日公布《建筑幕墻工程施工企業資質等級標準》,規范了鋁單板幕墻行業市場。同時,各級行業協會的成立也為推動建筑幕墻行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武(我國建筑幕墻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起點較高。20年來,始終堅持走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發展道路。通過技術創新開拓市場,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不斷的開發新產品,形成了優化產業結構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機制,針對工程建設的關鍵技術,組織科研試驗和技術攻關,運用國際同行業最新的前沿技術,建成了一批在國內外同行業中有影響的大型建筑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受到國內外同業人士的重視和好評。PAn20年來,一大批國內知名的航空、軍工、建材、機械行業企業投人到鋁單板幕墻行業,這些企業以其雄厚的資本,較強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管理,成為開拓市場和技術創新的骨干力量,為壯大行業隊伍,提高行業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90年代以后,又有一大批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和股份制民營企業集團加盟建筑幕墻行業。在1995年以前,國內知名的航空、軍工企業帶動行業發展:而在1996年以后,優秀民營企業集團以其新型企業管理機制,先進的專業技術,現代市場運作模式,為推動行業與國際市場接軌,發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鋁單板幕墻行業,已經形成了以100多家大型企業為主體,以50多家產值過億元的骨干企業(民營企業集團為多數)為代表的技術創新體系。這批大型骨干企業完成的工業產值約占全行業工業總產值的70%左右,在國家重點工程、大中城市形象工程、城市標志性建筑、外資工程以及國外工程建設中,為全行業樹立了良好的市場形象,成為全行業技術創新、品牌創優、市場開拓的主力軍。

在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鋁單板幕墻行業從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起步,逐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80 年代,引進了一批鋁門窗、幕墻專用加工設備和生產技術,解決了從無到有,行業是以增量發展為主題。90年代,以引進建筑幕墻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新型成套設備為主,相應的引進了國外最新的工程材料及國內的工藝技術,逐步既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又掌握了國外前沿技術,這時候的行業是以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獨立開發中國特色產品的動態發展為主題。
中國目前是全世界第一的建筑門窗、建筑幕墻生產使用大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機遇,吸引著國際上知名的企業和跨國集團紛紛來華投資辦廠,加盟工程建設。中國的鋁單板幕墻行業緊隨國際市場令世界同業人士刮目相看。
技術創新、科技進步大大推動了我國建筑幕墻工程市場的發展,加速了建筑幕墻、鋁門窗產品質量的升級;新型適銷對路產品的開發,進- 步拓寬了市場空間。開發研制符合國家建筑節能技術政策的新型幕墻、鋁合金節能門窗產品,這些節能產品符合國家建設產業化政策,為今后我國鋁單板幕墻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本條件。